Dec 16
每周一方
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方第217期,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益气解表、理气化痰的参苏饮。
Part 1
基础信息
【出处】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【组成】陈皮去白,积壳去瓤,麸炒,桔梗去芦,甘草炙,木香各半两(6g),半夏,紫苏用叶,干葛洗,前胡去苗,人参去皮,获苓去皮,各三分(各3g)。
【用法】现代用法:加生姜3 片,大枣1枚,水煎温服。
【功用】益气解表,理气化痰。
Part 2
应用
【主治】气虚外感,内有痰湿证。恶寒发热,无汗,头痛鼻塞,咳嗽痰白,胸肮满闷,倦怠无力,气短懒言,苔白脉弱。
【运用】本方为治疗气虚外感风寒,内有痰湿证之常用方。以恶寒发热,无汗头痛,咳痰色白,胸腕满闷,倦怠乏力,苔白,脉弱为辨证要点。
【配伍功效】散补同用,燥行合法,散不伤正,补不留邪,气顺痰消。
Part 3
方解
本方证由素体气虚,内有痰湿,又外感风寒而致。方中紫苏叶辛温,发散表邪,宣肺宽中,故为君药。臣以葛根助君药发散风寒,解肌舒筋。佐以半夏、前胡、桔梗化痰止咳;陈皮、木香、积壳理气宽胸;脾为生湿生痰之源,茯苓健脾渗湿以治生痰之源。化痰与理气兼顾,既寓“治痰先治气”之意,又使升降复常,有助于表邪之宣散、肺气之开阖。更佐人人参益气扶正,既助解表,又使表药祛邪不伤正。炙甘草合茯苓、人参益气健脾,兼和诸药,为佐使。煎服时,少加生姜、大枣,可助发表、益脾。诸药相合,共奏益气解表、理气化痰之功。
与败毒散的区别
参苏饮与败毒散皆佐入人参、茯苓、甘草,治气虚外感风寒之证。然败毒散以羌活、独活、川穹、柴胡等祛邪为主,以治风寒夹湿之表证;而参苏饮以紫苏叶、葛根配半夏、陈皮等,治外感表邪而内有痰湿之证。
小
测
试
01
参苏饮的出处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2
参苏饮的功用是什么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3
参苏饮的主治证是什么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<END>
编辑|何宛霖
校对|张佳欣
主编|张佳欣
总编|羊俊成
(参考书目:选自黄福忠、黄俊等编写
《中医方药集》
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