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n 10
每周一药
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药第72期,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清热解毒,除湿通络之土茯苓。
土茯苓
【别名】土萆蘚、刺猪苓、山猪粪、草禹余粮、仙遗粮、冷饭团、硬饭,山地栗。
【药用部分】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。根茎含皂甙、鞣质、树脂等。
【药理】土茯苓能防治钩端螺旋体病与麻疹。土茯苓也有解毒作用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甘,淡,平。入肝、胃经。
【传统功用】清热解毒除湿通络。用干治疗火毒痛市、热淋尿痛以及杨梅疮毒等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15~30g,水煎服。
(1)牛皮癬:土茯芩60g,研粗末包煎,每天1剂,分2次服,15剂为1个疗程。
(4)肾盂肾炎:土茯苓30g,薦蓄、瞿麦、车前子各20g,女贞子、早莲草栀子各15g,草蘚10g,甘草6g。发热者加金银花、连翘;腰痛加杜仲、川断、桑寄生;血尿加生地、小蓟;便秘加大黄、枳实;气虚加生黄芪。每天1剂,水煎分2次服。
(5)下肢慢性溃疡:土茯苓、生黄芪、白花蛇舌草各30g苦参、红花黄芩各10g,牛膝、紫草各15g,大黄5g,透骨草25g。每天1剂水煎服。并用3煎液洗患肢未溃烂处20-30分钟,创面定期消跑札覆盖,穿本袜(压力20~30mmHg,由下向上压力递减美国生产),每天10-14小时。
(6)慢性溃疡型结肠炎:土茯苓20g,瓜子菜30g(鲜者加倍)加水煎至250m,加锡类散0.5g溶解。脾肾两虚型:药用土茯苓20g,伏龙肝15g,生肌散1g。溃疡型直肠炎每次50~80ml。乙状结肠及高位结肠者,每次100-125ml保留灌肠,注入药液后取左侧卧位,休息5分钟,早晚各1次,5-7天为1个疗程。疗程间隔3天。
01
本药的归经是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2
本药的传统功用是什么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3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4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5
土茯苓的别称有哪些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<END>
编 辑 | 平旭晶
校 对 | 杨 坪
主 编 | 杨梦琴
总 编 | 曹 越
(参考书目:易磊主编《本草妙用良方》
中国古籍出版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