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p 3
每周一药
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药第121期,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清热泻火、抗菌消炎之槐实。
【基本信息】
【性味】味苦、酸、咸,寒,无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主五内邪气热,止涎唾,补绝伤,五痔,火疮,妇人乳瘕,子藏急痛。
【制法】以七月七日取之,捣取汁,铜器盛之,日煎令可作丸,大如鼠屎,纳窍中,三易乃愈。
【其他】又堕胎。久服明目益气,头不白,延年。
枝:主洗疮,及阴囊下湿痒。
皮:主烂疮。
根:主喉痹寒热。
花:苦平无毒。主五痔,心痛,眼赤,杀腹藏虫及热,治皮肤风,并肠风泻血,赤白痢,并炒服。
叶:平无毒,煎汤治小儿惊痫壮热,疥癣,及疔肿。
【疏】
槐实感天地阴寒之气,而兼木与水之化,故其味苦气寒而无毒。《别录》:益以酸咸,宜矣。人手足阳明,兼入足厥阴经。其主五内邪气热者,乃热邪实也。涎唾多者,脾胃有热也。伤绝之病,其血必热。五痔由于大肠火热。火疮乃血为火伤。妇人乳瘕,肝家气结血热所成。子藏急痛,由于血热燥火。槐为苦寒纯阴之药,为凉血要品,故能除一切热,散一切结,清一切火。如上诸病莫不由斯三者而成,故悉主之。久服明目益气,头不白,延年者,血分无热,则目自明矣。热能伤气,除火热则气自益矣。凉血则发不白,热去则阴精不损,故引年也。其花味以苦胜,故除手足阳明、足厥阴诸热证尤长耳。
【简误】
槐性苦寒而属纯阴,病人虚寒,脾胃作泄,及阴虚血热而非实热者,外证似同,内因实异,即不宜服。
【主治参互】
《外台秘要》疗蛔虫心痛:取槐树上木耳烧灰,末如枣许,正发和水服。若不止,饮热水一升,蛔虫出。
《千金方》疗胎赤眼:取槐枝如马鞭大,长二尺,作二段,齐头,麻油一匙置铜钵内,晨使童子一人,以其木研之,至瞑乃止,令仰卧以涂两眼眦,日三度瘥。
古方:以子入冬月牛胆中渍之,阴干百日,每日吞一粒。久服明目通神,白发还黑。有痔及下血者,尤宜服之。
《千金方》治九种心痛:当太岁上取新生槐枝一握,去两头,水三大升,煎取一升,顿服。
《千金翼》治蠼螋疮:槐白皮醋漫半日,洗之。及诸恶疮。
《肘后方》疗肠痔,大便常下血:槐树上木耳,取末,饮方寸匕,日三服。
《经验方》治野鸡痔:用槐柳枝煎汤洗痔上,便以艾灸之,七壮。
又方,治下血:槐花、荆芥穗等分,为末,酒调下一钱匕。
《梅师方》治痔有虫作痒,或下脓血:多取槐白皮,浓煎汁,安盆内,先熏后洗,良久,欲大便当有虫出,不过三度即愈。仍以其皮为末,绵裹内下部。
孟诜《必效方》疗阴疮湿痒:槐树北面不见日枝,煎水洗三五遍,冷再暖之。
《太清草木方》云:槐者,虚星之精。以十月上巳日采子服之,去百病,长生通神。又《梁书》言:庚肩吾常服槐实,年七十余,发鬓皆黑,目看细字,亦其验也。
《外台秘要》疗内外痔:用槐角子一斗,捣汁晒稠,取地胆为末,同捣丸梧子大。每服十丸,兼作挺子内下部。或以苦参末代地胆亦可。
《圣济总录》治自热昏暗:槐子黄连各二两,为末,蜜丸梧子大。每浆水下二十丸,日二服。
杨梅毒疮乃阳明积热所生。《集简方》用槐花四两略炒,人酒二盏,煎十余沸,热服。胃虚寒者勿服。
《医方摘要》疗疔疮肿毒,一切痈疽,不问已成未成,但焮痛者,皆用槐花微炒,核桃仁二两,无灰酒一钟,煎十余沸,热服。未成者二三服,已成者一二服见效。
《摘玄方》治白带:槐花炒、牡蛎煅等分,为末,酒服三钱。
《圣惠方》治风热牙痛,槐枝烧热烙之。
《普济方》疗破伤风:用避阴槐枝上皮,旋刻一片,安伤处,用艾灸皮上百壮。不痛灸至痛,痛者灸至不痛,用火摩之。
《生生方》治阴囊下湿痒:槐白皮炒,煎水日洗。
小测试
01
槐实的药性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2
槐实的可入药部位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3
孕妇可以用槐实吗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<END>
编 辑 | 刘晓慧
校 对 | 李佳惠
主 编 | 李佳惠
总 编 | 杨智森
(参考书目:选自明·缪希雍主编
《神农本草经疏》【下】
中医古籍出版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