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ct 29
每周一药
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药第128期,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护肝利胆,降压止血的栀子。
栀子南方西蜀皆有之。
凡使,
须九路赤色者为上,
取仁炒研用。
【主治】 栀子,苦,寒,无毒。主五内邪气,胃中热气,面赤皶齉鼻,除时疾热,解五种黄,利五淋,通小便,解消渴,治心烦懊侬不得眠,诸血,血痢,血淋,及伤寒劳复,热厥头痛,疝气。
【发明】栀子气薄味厚, 入手太阴血分,轻飘而象肺,色赤而象火,故能泻肺中之火。其用有四:心经泻热一也,除烦躁二也,去上焦虚热三也,治风四也。
栀子泻三焦之火及痞块中火邪,最清胃脘之血。其性屈曲下行,能降火,从小便中泄去。凡心痛稍久,不宜温散,反助火邪,故古方多用栀子以导热药,则邪易伏而病易退。
仲景治烦躁用栀子豉汤。烦者,气也;躁者,血也。故用栀子以治肺烦,香豉以治肾躁。仲景治伤寒汗、吐、下后虚烦剧者,必心中懊侬,亦栀子豉汤主之。因其虚,故不用大黄,有寒毒故也。
栀子虽寒而无毒,治胃中热,亡血亡津,脏腑无润养,内生虚热,非此物不可去也。又治心经留热,小便赤涩,用去皮栀子、火煨大黄、连翘、炙甘草等分,末之,水煎三钱,无不利也。治发黄,用栀子、茵陈、甘草、香豉四物作汤,利小便而愈。
【选方】
冷热不调,腹痛。栀子、乌头等分,生研为末,酒糊丸。每服十五丸,生姜汤下之。
热病食复、女劳复,并以栀子、豆豉煎服,取微汗。
吃饭直出。栀子二十个,微炒去皮,水煎服。
衄血。山栀烧灰吹之。
血淋。山栀、滑石等分,为末,葱汤下。
血痢。栀子为末,蜜丸,每服三丸。
胃脘火痛。山栀七枚,水煎,人生姜汁饮之。
小便不通。栀子仁十四枚,独头蒜一个,沧盐少许,捣贴脐及囊,良久即通。
折伤肿痛。栀子白面捣涂。
汤火烧灼。栀子末或麻油和,或鸡子清和,扫之。
小测试
01
栀子性什么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2
血淋用哪种选方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3
南方西蜀有栀子吗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<END>
编 辑 | 张雅鑫
校 对 | 李佳惠
主 编 | 李佳惠
总 编 | 杨智森
(参考书目:选自王翃辑主编
《握灵本草》
中国中医药出版社)
(图片来源于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