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v 11
每周一药
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药第130期,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味苦气寒,行水攻决的甘遂。
“
甘遂,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块根。
【别名】主田,甘藁,陵藁,凌泽,重泽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、甘,寒;有毒;归肺,肾大肠经。
【实验研究】
化学成分:本品主含大戟甙,r-大戟甙,甘遂醇,20-表大戟脑,20-去氧巨大戟萜醇,巨大戟萜醇,13-氧化巨大戟萜醇-13-十二烷酸酯-20-己酸酯,甘遂萜醇A,甘遂萜醇B,维生素B₁,柠檬酸,棕榈酸,草酸,棕榈酸癸酯。
药理作用:抗早孕作用,中止妊娠(使胚胎子宫内膜脱离),对子宫所处机能状态有抑制收缩或加强收缩的作用。
【临证指南】
1、逐水邪疗悬饮:本品苦寒有毒,性降而泄,善行经隧脉络之水湿,泻水逐饮之力峻猛,药后泻水作用持久,能使痰留饮邪尽泄体外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曰:“主……留饮,利水谷道。”《伤寒溯源集》曰:“甘遂苦寒有毒,而能行经隧之水湿。” 入方见十枣汤中。主治悬饮证者。
2、逐水热愈结胸:本品为泻水逐饮峻品,尤长于泻胸脘腹积水或痰饮;与大黄相用,逐水热饮邪从大小便去。《珍珠囊》曰:“味苦气寒,苦性泄,寒胜热,直达水热所结之处,乃泄水之圣药,水结胸者,非此不能除。” 入方见大陷胸汤中。主治实热结胸重证者。入方见大陷胸丸中。主治实热结胸证在胸项者。
3、泻水饮止利:本品性降逆,善行肠间经隧之饮邪,对肠间留饮胶结者尤为专长。《本草蒙筌》曰:“甘遂味苦甘,气大寒,……专于行水攻决,利从谷道出也。” 入方见甘遂半夏汤中。主治大肠饮结证者。
4、泻胞中水与血结:本品峻逐胞中水气瘀血,使水气瘀血尽从下泄;与大黄相用,泻水以逐瘀,洁净胞宫。张寿颐曰:“甘遂苦寒,攻水破血。”《药性论》曰:“能泻十二种水疾,治心腹坚满,下水。” 入方见大黄甘遂汤中。主治胞中血与水瘀结证者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入汤剂,每剂1~3g,亦可入丸、散剂等,每剂0.5-1g;外用适量。内服醋制用,以减低毒性。
【注意事项】反甘草;孕妇及虚弱者忌用。
★
小测试
01
甘遂的性味是什么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2
甘遂入方见大陷胸汤中,可以治疗什么患者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03
甘遂的药理作用是什么?
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
<END>
编 辑 | 潘 浩
校 对 | 张雅鑫
主 编 | 李佳惠
总 编 | 杨智森
(参考书目:选自王付主编
《经方药物药理临证指南》
中国古籍出版社)
(图片来自网络)